一個是當這個需要傳遞的信息,對于目標受眾陌生的時候。比如很多品牌的產品賣點會涉及到很多技術層面的專業知識,如果直接傳播這些信息,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。這時候,就需要用創意的思維,對這些信息進行“解碼”再重新“編碼”。當這個需要傳遞的信息,在整個行業中太同質化的時候。功能同質化的產品,很容易導致傳播的信息也千篇一律。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創意來演繹品牌或產品的張力。比如找到情感聯結點,賦予品牌情感內涵;用講故事的方式,累積品牌形象;或者單純從產品維度,進行各種創意的包裝演繹。這也反向解釋了為什么有些品牌在營銷推廣上,不需要過多的創意。它們的營銷傳播,在表面看起來,都是非常的“平鋪直敘”。因為這些品牌或產品本身,就已經是最大的亮點營銷信息了。外在有審美紅利,內在有差異化的賣點。所以,在傳播上不需要過多的創意包裝,只需要通過數據決策出精準的人群和觸點,再通過有代入感的消費場景,把產品展示給受眾看就夠了。

很多品牌在規劃一波活動的時候,都過于追求新奇的創意點子。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最近什么火就做什么;別人做了一個什么刷屏的作品,給到agency時候的brief就變成了“這次活動,我們要刷屏,要出圈”。這樣做出來的東西,往往都是創意表面大于品牌所要傳遞的核心信息。這其實涉及到“營銷,是一項投資”的話題。關于投資,大家看股市就知道,短期的投機可能讓你一夜賺得盆滿缽滿,但是第二天也可能全部虧掉。真正能賺錢的,是那些長期主義者。做營銷也一樣。真正有效的營銷,是找到一個核心的創意,在這個基礎上不斷重復。把這個創意點打深,真正打到消費者心智中,等待時間的回報才是最好的策略。既然營銷是一項需要長期主義的投資,那明智的做法就是:少談些創意點子,多談些長期的策略。創意的宗旨是提升信息傳播效能,但它不是營銷的必需品。對于有些傳播力本身就強勢的信息,不要再在它上面套個創意包裝,這樣只會稀釋掉它原本的傳播力。營銷是一項投資,長期注意者才能從中獲利。品牌需要憋個大招,然后不斷重復,等待時間的回報才是最好的策略。